大概是一整個禮拜悶壞了,週末的時候無論如何也想看看海。
因此就近去了觀音鄉用餐,順道去看海,即使是去看一個已經荒廢且充滿垃圾的海水浴場。

雖然沒有美景可言,但人少總是一項優點。(何況沒有美景的原因全是因為人類對此的破壞和糟蹋。)
而且藍天映在海水上,海水也變得乾淨澄藍,這樣的美,還是很吸引人的。
於是我脫掉鞋子,赤足踏走在柔軟、保含水分的沙上。
一整個禮拜的莫名鬱結,似乎也隨著腳ㄚ與海沙的親密廝磨,而一點一點散去。

海洋總是能吸引到人的。
即使沒有救生員,但還是有一些人來此玩風帆。


看見三兩片風帆點著在豔藍的海面上,覺得像幾隻透明翅膀的蝴蝶,就這樣嬉戲於海水上。
感覺有種奇特的輕盈感和美感。



我不知道上面這張照片理的礁石,是否就是所謂的藻礁?
如果是,那也讓人心痛。
觀音鄉原本有不少珍貴的藻礁,但大部分早已經被工業區的污水和開發案給破壞盡了。
前陣子特生中心的人員難得發現一片完整且厚實的藻礁區,
卻也被驕橫愚蠢的中油,私下硬來鋪管,而再也無法恢復原貌。
身為人類的我們,
為什麼老是這麼懶惰自私?為什麼只圖個眼前的省事,而不願多花一點點的力氣和腦袋,
給別的生物多那麼一些生存的空間與機會?
然後這樣懶惰自私的我們,同時也將自己推向毀滅。
唉。囧.....



由於去的時候是退潮,非常幸運地可以看到許多小生命。
一開始我看到這些貝殼,還以為都是空的。
(因為環境的差勁讓我不抱希望)
結果幾乎每個都是活的,一隻隻小小寄居蟹就這樣在退潮後的淺水窪,俐落地走動著。
這裡的寄居蟹都是這種樣子的,不知道是什麼種名的蟹?
看著他們覺得有種感動流進心裡,這樣小小的,這麼有生命力。


希望這海灘就這樣荒廢下去,起碼對這些生物來說可以從人類的壓迫中取得一絲喘息空間。


水窪裡還有很多這種黑白相間的魚,相當美麗可愛。
荒廢充滿垃圾的海邊,還是有這些生命活躍著。
我因此為之著迷,一直看了好久,覺得這些寄居蟹和小魚和小螃蟹,都好迷人。
不過不免悲哀地想,如果是在久遠以前,
人類尚未污染之時,
這片海灘又該多美,生物一定也更加豐富吧?

我真的由衷地希望他們能保有這點寧靜,一直繁衍下去。



仔細地咀嚼,這片海灘有其細緻美麗之處。
海沙因為海浪而形成一道道彎曲的弧線,充滿細膩的立體圖感。

我默默地在這晃了一圈,雙腳沾滿柔細的海沙和海水,
感到許多滿足。
心情也從低落逐漸地轉為平靜。
真是不可思議。

因此再一次地希望這能保有他最後的寧靜。

p.s.所以身為人類的我,應該也不會常來吧。
      來了也只要拍照和用赤裸的腳ㄚ踏踏浪就好了。
       啥都不要做,也別烤肉。
       以及,不帶走任何生物,不讓他們回不了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onefie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